碌曲:青稞地里话丰收
发布日期:2025-09-02 浏览次数:24
近日,记者来到双岔镇毛日村和阿拉乡田多村的高标准农田秋收现场,一片无垠的金色海洋正随风起伏,沉甸甸的青稞穗压弯了腰。一台台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野里轰鸣穿梭,一车车饱满的颗粒涌入粮仓,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勾勒着最美的丰收图景。碌曲县青稞主产区正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!
“今年青稞价格稳,还有补贴托底,种粮心里特别踏实。”在双岔镇毛日村毛日组的农田里,青稞种植户拉毛扎西正算着明白账:每亩地不仅有政府免费发放的良种,购买农机还能享受购置补贴,“政府还组织农技专家下乡指导,从选种到收割全程帮扶,我们就专心把地种好。”
田埂边,几台联合收割机正有序作业,割台划过之处,青稞秸秆被整齐切断,脱粒后的谷粒通过传送带进入储粮箱,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两亩地的收割。据了解,毛日村种植紫青稞共有1000多亩,本村合作社自2020年成功注册“洮渊紫青稞”商标以来,毛日村的紫青稞产销两旺。合作社将收购后的紫青稞加工成紫青稞挂面、紫青稞米、石磨糌粑、奶油糌粑、切面等,销往东西部协作城市。毛日村按照“公司+基地+农牧户”的产业化运作方式,实现了产业转型、产品提档、基地增效、群众增收的目标。
为保障青稞丰收,碌曲县早早就织密了政策保障网。春耕时,县农科局开展了“万亩青稞良种繁育”项目籽种发放活动,抗倒伏、抗病虫、高产的优质品种成了“香饽饽”。此外,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技术优势,组建了多支专家指导服务团队,深入田间地头,为种植户从种子处理、播种施肥到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、零距离的技术指导服务;气象部门推出“精细化气象服务”,针对气象灾害提前发布预警;收割季,台台农机在青稞种植区作业通行无阻,确保成熟一块、收割一块,颗粒归仓。
在阿拉乡田多村立池组,阿拉乡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交巴扎西在青稞地里正忙着张罗着。他告诉记者,今年田多村立池组的360亩青稞长势喜人,株株青稞穗大又饱满。阿拉乡党委和政府提前联系河南的收割机,并根据今年的产量协议好每亩收割价格,解决群众秋收急难愁盼。
刚收割的青稞种植户留足来年籽种后,经清理送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里进行精深加工,做成糌粑点心、青稞炒面等产品销往外地。阿拉乡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种植户”模式,提前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,优质优价让种植户种粮更有劲头。
如今碌曲县青稞不仅注重“种得好”,更追求“卖得好”。线上,合作社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让优质青稞直达消费者;线下,粮食收储企业优化服务,推广“预约收购”“上门收购”,减少种植户等候时间。市场收购较为活跃,粮款结算快捷,丰收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增收。
据悉,今年碌曲县一共种植青稞21416亩,其中标准化试验田230亩,涉及玛艾镇、西仓镇、双岔镇和阿拉乡的700余户种植户。
夕阳西下,双岔和阿拉的麦田里,最后一台收割机完成作业,车斗里的青稞泛着金光。远处的晒谷场上,种植户们正将新青稞摊开晾晒,空气中弥漫着麦香。这场丰收,是科技与土地的相遇,是政策与民心的交融,更是种植户用勤劳书写的答卷。从田垄到餐桌,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丰收的喜悦正化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。
(记者 马占伟 刀吉仁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