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

卓尼:传统牧歌奏响现代富民乐章

发布日期:2025-09-04 浏览次数:35

卓尼:传统牧歌奏响现代富民乐章

作为黄河上游右岸重要生态屏障,卓尼县境内拥有480万亩天然草场资源。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,县委县政府以草地生态、畜牧生产、牧民生活“三生融合”为理念,构建土、草、人、畜“四位一体”管理模式,走出一条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。

依托健全牦牛产业链为主线,构建良种化繁育、集约化养殖、精细化加工、系列化标准、品牌化营销、配套化保障“六大体系”,推动产业提质增效。在良种繁育领域,投资2165万元实施牦牛良种繁育项目,2022年以来累计引进天祝、青海大通、肃北、阿万仓等优质种牛900头,组建良种核心群13个,完成2.5万头牦牛提纯复壮,建成车巴片区万头养殖基地1个、千头基地2个,形成“核心群培育+扩繁选育+种公牛调配”的全链条良种体系。在产业集约化发展中,全县改造提升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3家,培育家庭农牧场129家,带动4815户农牧户年均增收1760元。同时,投资410万元建设1.1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,打造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区6处、燕麦苜蓿基地8处,年加工农作物秸秆超万吨,构建起“饲草种植-加工-储备-供应”一体化保障体系。

卓尼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,通过智慧牧场与生态保护双轮驱动,投入了100万元在大峪、柏林种畜场试点“智慧牧场”,搭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,为全域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。打造雪域高原牦牛高端产品加工基地,推动“生态优质牛肉”走向全国餐桌。目前,卓尼牦牛产业已形成从良种繁育、标准化养殖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,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。

“土、草、人、畜‘四位一体’的管理模式,让草场载畜量更科学,牧民增收更可持续。”卓尼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,通过划区轮牧、草畜平衡管理,全县天然草场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%以上,实现"生态保护-畜牧生产-牧民生活"的良性循环,推动草畜循环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。

如今,卓尼县正以牦牛产业为支点,以“生态为基、科技为翼、市场为导向”的发展路径,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共赢画卷,真正成为牧民的“致富牛”、生态的“守护牛”。

甘南融媒记者 杨龙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