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

临潭:党建引领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 浏览次数:7


近年来,临潭县始终将党建引领视为产业发展的“根”与“魂”,以“农区”党建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,围绕“牦牛肉牛、藏湖羊、中药材、高原夏菜、杂粮、食用菌”等农特产品,深耕精深加工与品牌培育,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有序推进特色产业标准化、品牌化建设及产品检测“三大体系”创建工作,逐步形成“牛羊猪药菜菌+青稞”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。

党建引领政策落地,筑牢产业发展基石。健全的政策机制是产业发展的保障,而党建的引领让政策更精准地服务于产业。县委、县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,科学制定出台《临潭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“322”工作机制》《关于规范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等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联农带农的政策措施。通过强化党组织在资金分配中的主导作用,确保财政衔接资金、东西部协作资金、县级财政资金均优先用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。同时,以党建为纽带,压紧压实各乡镇、各有关单位责任,形成长期、稳健的投入保障机制。2025年,安排衔接资金2.52亿元用于产业发展,实施到户产业增收、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产业类发展项目62个,占总资金的61.94%,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,切实推动产业成长。


强化农区组织建设,引领规模生产壮大。各乡镇党组织牵头,按照统一标准体系、统一运营管理、统一实现销售的思路,组织党员带头参与基地建设和养殖小区打造。2025年,共建成中药材、高原夏菜等标准化种植基地14.4万亩,特色种植面积规模达到16.7万亩以上;累计打造肉牛、牦牛等养殖小区59个,万只羊场3个,生猪繁育育肥基地3个。党员致富带头人主动承担起技术指导、经验分享的责任,带动群众积极参与,不断扩大生产规模,让特色种植养殖在临潭大地上遍地开花。



党员带头培育主体,推动产业延链补链。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相关原则,鼓励党员参与经营主体培育,大力发展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。目前,共培育龙头企业9家,规范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739个,创建州级以上示范社48个,培育示范家庭农场240个。在党组织的协调下,构建起龙头企业引领带动、合作社组织生产、群众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体系。党员带头参与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连栋温室、设施大棚5万平方米,蔬菜保鲜库42座库容6.2万立方米,发展4家中药材加工企业,扶持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52个。此外,党员主动投身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,建成相关加工利用生产企业4家,回收网点39个,推进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。

党建赋能培训服务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统筹各类技术力量,在各产业中建立以党员技术骨干为核心的专家团队,开展技术指导服务。党员专家主动深入田间地头,引进推广品种技术,集中攻关技术瓶颈,培养帮带本土人才。累计培训合作社理事长、致富带头人、高素质农民等7000余人次,建立多个科技示范基地,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20多项。通过党建赋能,让科技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,让群众掌握更多实用技术,增收致富的底气更足。

党群携手创建品牌,构建完善产销体系。织积极抢抓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示范县的政策机遇,引导党员参与特色产业标准化、品牌化、产品检测“三大体系”建设。党员带头做好农产品“展销、营销、促销”文章,主动对接市场,拓宽销售渠道。在党群共同努力下,全县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(“临潭当归”“临潭大黄”),绿色食品28个;入选“甘味”企业品牌5个,注册农产品商标55个,制定产品标准6项,7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5个农产品荣获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博览会金奖,让临潭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
党建引领招商引资,为产业注入新活力。临潭县牢固树立“以招商引资论英雄”的鲜明导向,党组织主动作为,精准对接服务企业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党员干部化身招商专员,立足县域资源禀赋、产业优势,积极外出招商、以商招商。成功完成临潭乡村振兴暨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等3个招商引资项目,签约额达到10.57亿元。今年,以元宵节“万人扯绳”民俗活动为契机,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,成功签约投资1.13亿元临潭县6500吨当归组织水综合利用建设项目、投资2000万元临潭县医用鸡蛋建设项目2个,为临潭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记者 张彩霞

编辑 马晓娟